工作动态 >
媒体采访 >>
工作动态 >>
研究动态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采访
  •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中控制逾期贷款的几点措施
  • 发布时间:2017/2/9 11:24:14  浏览次数:1769
  • 来源;中经研究网         作者:张卫平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坚持速度、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观,树立风险、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通过严把入口、严格管理、适时减持,实现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快速发展与信贷质量逐年提高的统一。当前如何控制商业银行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笔者提出如下几项措施。

    一、把企业客户报表的现金流作为符合贷款授信条件介入第一门槛来把握。

    商业银行授前调查是分析判断授信客户风险的第一道“关口”,授信审查是授信流程管理关键的一个环节,其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授信决策的正确与否。为此,商业银行要严把授信源头关、准入关,对每笔授信都按照要求进行严格细致的调查审查论证,充分揭示授信风险,提出化解风险措施,特别是把借款对象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否充足作为审查重点,避免授信后出现贷款沉淀、铺底、到期不能及时归还等情况。特别是随着非公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改制的深入,中小企业贷款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的贷款主体,这类企业融资渠道不太通畅,短期内再融资能力偏弱,如不充分重视第一还款来源,这类企业极有可能出现贷款逾期或不良。

    一是加强对客户经理财务知识培训,提高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的鉴别能力。商业银行公司部或授信部门要经常邀请会计师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讲解分析企业财务报表,让客户经理了解到企业虚增或隐藏利润的一些常用方法以及哪些科目存在潜在风险。针对中小企业大多数不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现状,授信部审查人员通过工作总结,在现金流量总结表的配平和去除非现金变动对现表流量总结表的影响等方面对客户经理进行着重培训,对 “硬”配平的现金流量总结表坚决退档,力争使现金流量总结表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企业现金流。

    二是借助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加强各商业银行间有效信息的传递。商业银行要求客户经理申报授信业务,都要先“上网”查询。特别是企业主要财务指标、负债、或有负债以及欠息等信息尤为重要,做到“远程网络”和“现场走访”相结合的有效调查,实践中发现主要问题有:有的企业为迎合各家银行对财务指标的偏好而编制几套报表、借款人及其关联企业在他行存在不良贷款记录等。对这类授信客户,商业银行要求客户经理的调查更要深入细致,对报表的差异、不良贷款成因等要有明确的答复,并提供相关证据。

    三是银行综合授信额度与经营规模、资产规模相匹配,至少也要做到借款人现金类资产或准现金类资产要能满足近期到期贷款的归还需要。充分关注借款人每月实际货款现金回笼额(而非月销售额),测算出借款人在短期内积累现金流的能力,避免授信额度过大或单笔授信业务超过其现金流的承受能力而出现贷款逾期。

    四是商业银行的授信额度的期限安排尽量做到与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相适应,特别是体现在一次性授信额度的期限安排上,防止授信人为了逾期,而影响企业资金正常周转。

    现金流量是企业能否按时还款的重要保障,那种只要有好的担保或足额的抵押就可以发贷款的认识是片面的、肤浅的,这种做法可能把风险最终降低到最小,但会提高管理成本,不利于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充分重视商业银行放款审查关,有效控制贷款风险。

    商业银行放款中心成立以后,放款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不能将银行放款中心的职能只定位于控制授信额度、控制操作风险,在实际操作中,放款审查人员主动经常与授信审查人员联系沟通,发现有对贷款不利的信息及时向信贷执行官请示,在得到批准后冻结剩余额度,控制客户提款。如有个支行客户某新材料公司,在授信提款后不久就发生火灾。银行得到信息后立即到公司进行实地查访,同时对该公司授信额度和帐户余额进行冻结,通过分行和支行两级实地查访后发现该公司实际损失不超过12万元,对贷款的到期归还不会造成实质上的影响,在上报信贷备忘录后对该公司授信额度和结算帐户进行了解冻。又如一支行客户某油脂公司,在该行原有授信3000万元,因销售近30亿元,结算量大而支行多次上报要求增加额度,上年该公司关联企业申报开证额度5000万元(替该公司进口大豆),该公司自己申报流动资金贷款5000万元,授信审查人员发现,除借款人自身负债率高,融资额巨大等风险外,另外还发现榨油业全行业亏损,该公司销售经理在网上在答记者问时说公司生产亏损等信息,而该公司提供的半年报中却有盈利1800多万元,存在较大的疑问,该公司两个月贷款申报上会三次复议均未能通过。对原有授信额度3000万元提用上,在该司还掉到期1500万贷款后,支行曾多次为其申请在原有额度内再提款,被信贷执行官坚决拒绝。一个月后,该公司资金链发生断裂而崩盘,所有贷款无力偿还,该行避免了近亿元的损失,目前逾期贷款余额1400多万元,在所有的存在有授信额度的银行中,该支行授信损失金额最小。

    三、强化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考核制度,严厉处罚不手软。

    近几年,有的商业银行对出现逾期贷款笔数很少,但对因客户经理管理不到位发生的逾期贷款,仍进行经济罚款、通报批评双重处罚。如有个支行的客户某石化企业,对贷款完全具备资金调度能力,因公司会计疏忽和支行客户经理失职造成贷款逾期两天,经办行对该支行行长和管户客户经理各罚款1000元,对银行客户经理全行通报批评,要求其他客户经理要以此为鉴,如有重犯将给予更严厉的处罚。此后,这个商业银行的支行在未发生因客户经理失职而发生的贷款逾期。

    四、关注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信息,退出决不迟疑

    商业银行要十分重视客户结构调整,抓好减持退出工作,对银行授信对象实现末尾淘汰制,对有重大预警信号的关注类贷款及综合效益低下的客户实行主动减持退出。因此,商业银行需配备业务能力较强的风险经理,对现有的授信客户逐一排队,并根据宏观政策及行业变化的特点及结合贷后检查的情况,综合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对那些经营发生明显滑坡和恶化、产品供大于求和内部管理混乱、市场前景不明朗的企业进行风险提示,加大了客户实地查访频率,及时捕捉企业的“病兆”,分析“疾病”的性质,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因为对银行授信客户,因短期内能够还本付息,不忍心淘汰,等企业“病入膏肓”再采取压缩措施,将很难奏效。所以,商业银行的经营机构,每年都要减持退出多户,有效的防止了逾期贷款的发生。如有个支行的客户为某化工厂,主营酒精的生产销售,报表反映短借长投明显,虽然利润较高,有较大额的国际结算,但在与其合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公司现金流明显不足,展期要求十分迫切,于是商业银行的经办行在两年前成功退出。现在该公司原声称投资回报丰厚的投资人已将股份转让,经营也一落千丈。

    近几年来,各家商业银行在授信管理上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打造授信管理精品银行的目标尚有不少的差距。主要的体会是:商业银行领导要十分重视授信风险防范,对授信风险管理要求较高,授信风险管理人员才敢于管理,严于管理;授信风险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从源头上把好关,起到了“防火墙”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提出两点建议,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一是“展业通”的开展,对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结构调整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对授信客户的选择和额度的确定上,不应过度依赖抵押物和担保人,不应把原来作为最终减少贷款损失的第二还款来源作为授信准入的首要条件,而应该对小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给予充分重视,新增授信发生贷款逾期概率才有可能减少和控制。

    二是有的商业银行在当地同业竞争中不占优势,为抢占市场份额,目前公司业务发展与授信审查效率和审查质量矛盾较大,银行审查部门承受的压力较大。如果平衡点掌握不好易造成新的授信业务逾期率的上升。所以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要提高授信分析水平,对复杂项目、优质贷款尽量要有提前量。

    (作者简介:张卫平,男,陕西安康市人,民建会员,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高级审计师。在《经济日报》《金融时报》《中国审计报》《审计研究》《投资研究》《经济界》《新金融》等国内经济报刊杂志发表交流专业论文及调查报告120多篇。)

 
 
 
 
 
首页|机构介绍|工作动态|乡村振兴|政策研究|发展规划|五库一平台|一带一路经济|经济运行|国际合作|学术论坛|企业咨询|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5-2018 版权所有 中经研究网 www.zjfzgg.com. 陕ICP备18021860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邮政编码:710003 电话:1806677666